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夜间增温对亚高山针叶林主要树种无机氮吸收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52864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夜间增温对亚高山针叶林主要树种无机氮吸收的影响

作者 唐波  杨欢  尹春英  孙誉育  郑东辉  刘庆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6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8.43 

关键词 夜间增温  N吸收  针叶树  高山森林 

文摘内容 吸收营养物质是植物根系的主要生理功能。氮素吸收是植物体内氮代谢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为了全面地认识亚高山针叶林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两种主要无机氮(NH4+和NO3–)吸收特点的变化,该研究以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优势树种——云杉(Picea asperata)和岷江冷杉(Abies fargesii var.faxoniana)为材料,通过红外辐射加热器模拟增温,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measurement technology)研究了这两个树种吸收NH4+和NO3–特点的变化,同时还探究了NH4+和NO3–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植物吸收这两种离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云杉根系中,NH4+和NO3–的最大吸收速率分别发生在距离根尖最顶端17–18 mm区域和17 mm处,而岷江冷杉对这两种离子的最大吸收速率分别发生在距离根尖顶端11 mm和11.5mm处。增温对云杉和岷江冷杉根系吸收NH4+和NO3–有促进作用。在增温条件下,NO3–能够促进云杉根系对NH4+的吸收,而NH4+则抑制了其对NO3–的吸收。无论是否增温,岷江冷杉对NH4+的吸收都不受NO3–的影响,而在增温条件下,NH4+会抑制岷江冷杉对NO3–的吸收。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