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3815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海拔对青海湖流域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作者
向响
黄永梅
杨崇曜
李泽卿
陈慧颖
潘莹萍
霍佳璇
任梁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45(5)
页码
456-466
年份
2021
分类号
Q94
关键词
海拔
群落水平性状
叶片化学计量
种内变异
物种组成变化
文摘内容
海拔变化会引起气压、温度、降水、土壤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因子发生急剧变化,植物功能性状-海拔的相互关系对于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山地植物的适应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青海湖流域海拔3400-4200 m范围内布设了5个样地(海拔间隔约200m),通过植物群落调查,测定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理化性质,结合气象数据,探讨了海拔对青海湖流域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如下:(1)群落加权平均植株高度(H)、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叶片碳氮比(C:N)和叶片氮磷比(N:P)随海拔升高显著降低,比根表面积(SRA)随海拔升高波动下降,比叶面积(SLA)、叶片氮含量(LNC)和叶片磷含量(LPC)随海拔升高显著升高,叶片碳含量(LCC)、比根长(SRL)和根组织密度(RTD)随海拔未发生显著变化。(2)所有性状的变异来源以物种组成变化为主,N:P和LPC的种内性状变异与物种组成变化呈现正的协变效应,其余性状为负的协变效应。(3)降水和0-1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对SLA变化的解释率较高,温度和10-2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对其余性状随海拔变化的解释率较高。以上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植物群落主要通过物种更替来适应随海拔升高而剧烈变化的环境,且各群落中的非优势种倾向于占据与优势种相反的性状空间来提高资源利用率,随海拔变化的热量和深层土壤养分含量是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