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9717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1957—2015年中国低能见度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
孔锋
王一飞
方佳毅
李双双
方建
吕丽莉
史培军
郭建平
作者单位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
母体文献
干旱区研究
年卷期
2017年06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P427.2
关键词
低能见度
时空格局
城市化
工业化
风速
季节变化
中国
文摘内容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1957—2015年全国753个观测站数据资料,探究中国年代际不同等级能见度日数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能见度1级和2级日数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0级日数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呈增减相间趋势,以西地区以增加趋势为主;能见度3、4级和5级日数在绝大多数站点变化趋势不显著,只有少数站点呈现下降趋势;随着能见度等级升高,日数呈下降趋势的站点越来越少。年代际年均低能见度日数,在时间上呈上升趋势,全年四季都有发生,在绝对数量上冬季增加最多,夏季最少,但从四季占全年的比例来看夏秋季节呈增加趋势。在空间上表现出从农牧交错带东侧边缘向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扩张的趋势,并且在四季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冬季最为显著,夏季最不明显。在时间相关分析上,中国低能见度日数与能源生产总量、汽车拥有量、城市化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具有很高的正相关,而与平均风速有很高的负相关,且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在空间相关分析上,随年代推移中国县级人口密度与低能见度日数具有很高的空间正相关,而与平均风速有很高的空间负相关,且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因此,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以及平均风速的减小可能是中国低能见度日数显著增加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