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2001—2009年中国碳排放与碳足迹时空格局



编号 zgly000147974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2001—2009年中国碳排放与碳足迹时空格局

作者 吴文佳  蒋金亮  高全洲  蒋海兵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4年22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X321 

关键词 自然-社会二元系统  MODIS  碳排放  碳足迹  空间自相关  生态经济区划 

文摘内容 碳排放引发的全球变暖给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都带来了显著影响,而碳足迹可以衡量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碳排放的响应。为研究自然-社会二元系统碳动态,基于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和统计资料计算2001—2009年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能源消费碳排放、碳足迹和碳赤字;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支持下,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讨论其时空格局;据此划分生态经济区。结果表明:(1)2001—2009年全国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平均值为3.32 Pg C/a(1 Pg=1015g),呈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华中、华东地区>东北、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的空间格局;(2)2001—2009年全国能源消费碳排放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16.7%,多年平均值2.53 Pg C/a,呈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格局;(3)2001—2009年全国碳足迹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14.7%,多年平均值6.98×106km2;具有正碳赤字(即碳源)的省份为山西、环渤海地区各省、长三角地区各省、广东;相邻省份碳赤字的相对大小由于互相影响而改变;(4)全国分为中东部、南部、北部、西部四个生态经济大区。研究结果直观揭示了中国碳排放和碳足迹的时空动态,为实现自然-社会二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