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漓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编号 zgly000173997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漓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 刘胜峰  闫文德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母体文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21,41(11)

页码 136-151

年份 2021 

分类号 S718.56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土地生态安全  时空分异  DPSIR模型  漓江流域 

文摘内容 【目的】漓江流域属于典型喀斯特地区,通过探讨城市建设加速、旅游开发加强等人类活动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对漓江流域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以多源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3S技术,对漓江流域2000-2019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基于熵权的改进的TOPSIS法结合DPSIR概念模型对漓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1)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显著;研究期内耕地减少205.44 km^(2),林地先增后减,波动增加41.49 km^(2),建设用地增加237.57 km^(2),流域内草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也一直在减少,分别减少42.92、6.96、23.74 km^(2),其中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都有加速的趋势。2)漓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比较差,2000-2005-2010-2015-2019年分别处于敏感级-敏感级-临界级-临界级-敏感级;各子系统整体情况差异明显,驱动力、影响、响应子系统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而压力、状态子系统生态安全状态在变差;各区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期内变化差异明显,叠彩区、秀峰区、象山区期内由危险级-敏感级,土地生态状态有所好转,其余区县呈现敏感级-临界级-敏感级之间波动变化;2019年所有区县全部处在敏感级;各个区县各子系统的生态安全状态在危险级、敏感级、临界级和良好级之间波动变化。3)影响漓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GDP、人口密度、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等。【结论】基于TOPSIS-DPSIR复合评价模型构建的漓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较好的反映了近20年来漓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表明人类活动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研究结果可为漓江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