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0629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鄱阳湖洲滩芦苇种群特征及其与淹水深度和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湿地科学
年卷期
2014年06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Q948.8
关键词
芦苇种群
形态特征
生物量
淹水深度
地下水埋深
鄱阳湖洲滩
文摘内容
在对鄱阳湖典型洲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逐月调查的基础上,比较了芦苇种群特征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及不同高程间存在的差异;利用连续监测的高分辨率地下水数据进一步探讨了芦苇种群特征与地下水埋深和淹水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芦苇群落分布在14~16 m高程,生长季6~7月的临界水深为-1.5~1.5 m,水深高于1.5 m或低于-1.5 m都不适宜芦苇生长;2不同高程上芦苇种群的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种群密度随季节变化先升后降,在4月中旬达到最大值;生物量随季节变化呈单峰分布,在8月达到峰值;3不同高程的芦苇种群特征和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14 m高程的芦苇株高、茎节长度、节点数、茎粗、单株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都显著高于15 m和16 m高程的芦苇(p<0.001),而14 m高程的芦苇种群密度要显著低于15m和16 m高程的芦苇(p<0.001);4水深对芦苇种群形态特征和生物量积累有显著影响,芦苇株高、茎粗、单株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随水深的加深而增加,种群密度随水深的加深而减小;5与国内其他湿地相比,鄱阳湖洲滩芦苇种群长势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