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7772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高速公路边坡不同乡土灌木建植模式的产流·产沙特征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母体文献
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
2012,40(3)
页码
1621-1623,1864
年份
2012
分类号
TU985.18
关键词
高速公路边坡
乡土灌木
产流
产沙
水土保持
文摘内容
[目的]优化和筛选出具有较好水土保持效益的乡土植物以供乡土植物灌木化建植所选用。[方法]以川中丘陵区遂资眉高速公路为例,以路线规划植物调查结果排序为基础,筛选出慈竹、黄荆、马桑3种乡土灌木和狗尾草、芒、艾3种乡土草本植物。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配置模式和种植配比试验小区在恒定雨强(20 mm/min)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不同配置模式在恒定雨强下均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水土保持效益,产流水时间推迟1'~4'05″,产沙量分别减少6.56~33.86 g;各配置模式间恒定雨强降雨20min后产流、产沙总量差异显著,黄荆+狗尾草模式产流、产沙总量最低,分别为1 700 ml和60.71 g;马桑+艾产流、产沙量最高,分别为1 920 ml和84.02 g。[结论]在边坡条件、播种量等建植条件与建植措施一致的条件下,川中丘陵区乡土植物黄荆和狗尾草组合可显著提高高速公路的边坡水土保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