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06480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红花锈病病原生活史及防治研究
作者单位 新疆兵团农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兵团农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兵团农二师二十二团农科站
母体文献 植物保护学报
年卷期 1985年01期
年份 1985
关键词 红花 粉锈宁 生活史 性子器 防治研究 下胚轴 锈病 防治效果 冬孢子堆 种子
文摘内容 红花锈菌〔Puccinia carthami(Hutz)Corda〕经调查和试验证实为全孢型单主寄生锈菌,在红花生长期中能产生五种类型的孢子。本菌以冬孢子及冬孢子堆碎片混杂于种子作远距离传播,连作地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当年田间采回的成熟冬孢子,不需其它处理,发芽率可达19.5%,人工涂抹及悬病体保湿接种,于平均气温19.3~20.3℃,经10~14天产生性子器。田间调查也证实病种及病地红花于苗期子叶、下胚轴及根部出现性子器,5~6天后产生锈子器及锈孢子,并在埋藏于土内的下胚轴及根部产生冬孢子堆。5月下旬灌溉及雨后于真叶上产生夏孢子,8月中旬高温期及秋凉期产生冬孢子。新疆本地红花感病重,国外引入红花成熟早,籽壳薄,出油率高,具有早熟避病特性。病地以种子量0.4%的15%粉锈宁拌种防效达到60%;净地以种子量0.2%及0.4%的15%粉锈宁拌种防效80~100%。病害流行期间喷布1:500倍15%粉锈宁二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