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49635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

作者 陈安磊  王卫  张文钊  王飞  尹春梅  李雁勇  魏文学  谢小立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5年01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S157.1 

关键词 氮  地表径流  土地利用方式  红壤坡地 

文摘内容 为探明长期(1995年开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通过2011年10月-2012年9月连续12个月23次径流水质动态分析,研究自然林、草地、农作、油茶林和湿地松5种坡地利用类型下径流水中氮素迁移特性及其泥沙和植物残体氮的年流失总量。结果表明:(1)径流水中氮素流失量随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径流水中氮素流失负荷为85.1~655.5g/hm2,大小顺序为农作>油茶林>湿地松>草地>自然林。(2)径流中氮素以无机态氮(DIN)为主,其中硝态氮是DIN的主要形态,占全氮的31.5%~54.8%,是铵态氮(NH+4-N)的1.8~5.8倍,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较低,仅占径流TN的10.1%~17.1%,远小于颗粒态氮(PN)所占全氮比值(21.4%~37.2%)。(3)泥沙和植物残体氮素年流失量分别为37.0~154.2g/hm2和28.1~249.6g/hm2,占各利用方式下氮流失总量的17.0%~77.1%,其中自然恢复林地所占比例最高(77.1%),而其他利用方式泥沙和植物残体氮素年流失量(17.0%~30.3%)远低于通过径流水流失的氮量(69.7%~83.0%)。总体来看,径流量是导致土地利用方式间氮迁移通量产生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