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尾矿废弃地土壤微生物变化



编号 zgly000056767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尾矿废弃地土壤微生物变化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尚文勤  朱利平  孙庆业  杨林章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环境 

年卷期 2008,17(2)

页码 713-717

年份 2008 

分类号 S154.3 

关键词 铜尾矿  废弃地  原生演替  土壤微生物 

文摘内容 尾矿废弃地是一种人为的裸地,其自然生态恢复过程表现为典型的生态系统原生演替过程。尾矿废弃地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为人们了解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该研究以2处(即,铜陵杨山冲尾矿废弃地和铜官山新尾矿废弃地)不同时期弃置的、处于3个演替阶段(原生裸地阶段、隐花植物结皮阶段和草本维管植物群落阶段)的铜尾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培养法(稀释平板法)和分子生物学法(净DNA含量法)相结合的手段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表明:随着尾矿废弃地上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尾矿废弃地水分含量增加、pH降低、土壤有机质和总氮质量分数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维管植物群落下的尾矿废卉地中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处于演替初期阶段的隐花植物结皮,高于裸地;不同演替阶段尾矿废弃地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表现为细菌(60.68%~97.45%)〉放线菌(2.50%-39.13%)〉真菌(0.05%-0.82%);相关分析发现,尾矿废弃地土壤微牛物量变化与基质的含水量、总氮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呈正相关,而与pH变化呈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尾矿废弃地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伴随着植物群落形成、发展和基质理化性质的逐步改善,尾矿中土壤微生物也逐步恢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