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020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大兴安岭林区地下火形成火环境研究
学科分类
220.3030;森林防火学
作者单位
中国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母体文献
自然灾害学报
年卷期
2003,12(4)
页码
62-67
年份
2003
分类号
S762
关键词
森林地下
腐殖质可燃物
泥炭可燃物
林火天气
文摘内容
地下火作为森林中一种难以控制的燃烧现象, 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是森林地下火的多发地区。对该地区2002年发生的地下火研究表明: 丰富的近土壤层和地下可燃物是森林地下火发生的物质条件, 气象条件促进了森林地下火的发生, 特别是在遇到降水少、长期干旱、地面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和可燃物干燥的情况下, 就很容易引起地下火灾。地下火有地理和时间分布特征。地表火主要发生在原始森林区域, 如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都有可能发生地下火。地下火一般燃烧速度慢, 持续时间长, 燃烧充分, 具有隐蔽性强、燃烧不连续、方向易变等特点, 地下火在所有火灾中对森林危害最大, 特别是对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的破坏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