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人工红壤坡面对超大雨强降雨的响应过程



编号 zgly000156690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人工红壤坡面对超大雨强降雨的响应过程

作者 金鑫  谢斯琴  宋颖  王春振  赵华荣  李世东  汪蓬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5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157.1 

关键词 超大雨强  人工红壤坡面  侵蚀过程  临界坡度 

文摘内容 为了研究人工红壤坡面对超大雨强降雨的响应过程,利用人工模拟降雨系统和变坡土槽,分别采用140,160,190mm/h的雨强和10°,15°,20°,25°的坡度,对经过简单人工处理的红壤坡面在超大雨强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产沙响应过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简单人工处理的红壤坡面在140~190mm/h超大雨强下的土壤侵蚀模数明显低于50~120mm/h雨强下未进行相应处理的坡面,细沟发育较为缓慢,对坡面土壤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坡面的抗侵蚀能力。在同雨强下,随着坡度的增加,产流时间先延长后缩短,在20°~25°存在产流的临界坡度。侵蚀模数在同雨强下随着坡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不同雨强的临界坡度不一致,雨强为140mm/h时侵蚀临界坡度为15°~20°,雨强为160mm/h和190mm/h时侵蚀临界坡度为20°~25°。总体来看,侵蚀过程受雨强的影响大于坡度的影响,雨强为140mm/h时,不同坡度的侵蚀过程均较为平稳,细沟发育微弱;雨强为160mm/h时,侵蚀有所加强,但侵蚀过程无明显规律;雨强为190mm/h时,侵蚀主要发生在降雨的前30min,且细沟发育相对较为剧烈,30min之后趋于稳定。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