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东亚地区单维管束亚属松树遗传资源、林木改良和基因资源保存



编号 zgly000027679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东亚地区单维管束亚属松树遗传资源、林木改良和基因资源保存

学科分类 220.99;林学其他学科

作者 王豁然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02,38(5)

页码 140-146

年份 2002 

分类号 S791.24  Q949.665 

关键词 东亚地区  单维管束亚属  松树  遗传资源  林木改良  基因资源保存 

文摘内容 东亚地区单维管束亚属松树遗传资源丰富, 5针松组11种2变种, 白皮松组2种。在生态植物地理上, 单维管束亚属松树从远东地区、西伯利亚、朝鲜、韩国、日本、中国东北向南延伸, 直至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具有明显的地理间断、种群隔离和种间替代现象。在单维管束亚属松树中, 红松、华山松和白皮松资源丰富, 在木材生产、人工林营建和环境建设方面尤其具有重要价值, 因此在遗传变异、育种和林木改良与基因资源保存方面研究较多, 而对于其他树种的研究目前还仅限于分类学和生态学描述。迄今为止,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做过红松、华山松全分布区多眯地理种源试验和子代测定, 建立多处红松种子园, 期望遗传增益10%; 全国建立华山松种子园133hm^2。研究表明, 红松和华山松都具有显著的地理种源差异和G×E交互作用。中国在经松分布区内设立多处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存红松基因资源, 此外还建立了异地保存的基因库。韩国已建立红松无性系种子园91hm^2, Nc43。韩国通过遗传标记对红松群体遗传结构和基因多样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建立育种和基因保存策略, 确立红松和偃松基因就地保存林分别为55hm^2和2hm^2, 91hm^2种子园也视作基因异地保存林。俄罗斯通过同工酶分析发现在群落交错区存在西伯利亚红松和偃松的天然杂种。结论指出, 中国应该开展红松和华山松的高世代林木育种项目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建立科学合理的基础资源保存策略。同时, 由于有些树种跨国分布, 应该加强和推动东亚地区各国在这一领域中的合作。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