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新建经济林与垦复竹林土壤侵蚀定位研究



编号 zgly000138992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新建经济林与垦复竹林土壤侵蚀定位研究

作者 姜喜山  兰再平  张博  马可  胡海姿 

作者单位 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项目管理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 

母体文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0年04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S157 

关键词 经济林  造林  竹林垦复  土壤侵蚀  定位观测 

文摘内容 对世界银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8个项目省(区)新建经济林和垦复竹林地中设置的11个土壤侵蚀定位观测点,连续5年(2001—2005年)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经济林地和竹林地在造林或垦复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在11个观测点中,6个观测点发生了微度土壤侵蚀或轻度土壤侵蚀,位于黄土地貌区的3个观测点土壤侵蚀强度较大,个别年份受高强度侵蚀性降雨的影响,发生了强度土壤侵蚀。梯田类整地方式的经济林地观测点土壤侵蚀量较小,水平带及穴状整地方式观测点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造林后连续间作的经济林每年均发生土壤侵蚀,侵蚀模数随年度无明显变化,对于前4年进行间作,然后停止间作的经济林,土壤侵蚀量急剧下降,在水平带及穴状整地的经济林内进行农作物间作会导致中、强度土壤侵蚀的发生。垦复竹林观测点的土壤侵蚀模数较小,垦复后第1年易发生侵蚀,侵蚀量随林下植被恢复逐年减小,冬笋采挖会导致土壤侵蚀量的增加。建议新建经济林时,尽量采用梯田整地方式,而少用带状和穴状(包括鱼鳞坑)整地方式。梯田整地营建的经济林中可适当进行间作,带状整地和穴状整地经济林则不宜。毛竹低产林垦复改造施工的第1年,应采取沿等高线垦挖、杂草覆盖地表等措施防止土壤侵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