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分布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编号 zgly000070771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分布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王建林  欧阳华  王忠红  常天军  沈振西  钟志明 

作者单位 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母体文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 2010(1)

页码 1-7

年份 2010 

分类号 Q948.112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原  植被碳密度  回归分析  气候因子  地理位置 

文摘内容 根据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以降水量为主要驱动力的东西样带和以气温为主要驱动力的南北样带内植被土壤的实测数据,分析了这一区域植被碳密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南北样带内(北纬28°46′-31°40′),植被碳密度首先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纬度达到约北纬30°16′处,植被碳密度达到最大值0.8731 kg·m^-2,之后,则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植被碳密度总体上呈现出南北低、中间高的分布特征;在东西样带内(东经80°02′-91°50′),植被碳密度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在南北样带内植被碳密度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在东西样带内植被碳密度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也均达到显著水平;在南北样带内植被碳密度先随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年均气温达到约-1.5℃、年均降水量达到约497.0 mm时,植被碳密度达到最大值1.329 6 kg·m^-2,之后,随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在东西样带内植被碳密度也先随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年均气温达到约0.7℃、年均降水量达到约409.0 mm时,植被碳密度达到最大值1.208 3 kg·m^-2,之后,随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少。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南北样带和东西样带内的植被碳密度分布均是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年均降水量的作用大于年均气温。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