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电子废物不当处置的重金属污染及其环境风险评价Ⅳ.电子废物不当回收地区流域水体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



编号 zgly000059823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电子废物不当处置的重金属污染及其环境风险评价Ⅳ.电子废物不当回收地区流域水体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

作者 罗勇  罗孝俊  杨中艺  余晓华  袁剑刚  陈社军  麦碧娴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母体文献 生态毒理学报 

年卷期 2008,3(4)

页码 343-349

年份 2008 

分类号 X52 

关键词 电子废物  不当处置  重金属污染  小流域  沉积物 

文摘内容 为了解电子废物不当处置活动对小流域内水体沉积物金属污染的影响,采集了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和石角镇的电子废物焚烧和酸解活动核心区内水塘和水库的0-40cm沉积物以及附近河流大燕河表层(0~5cm)沉积物样本,分析了样本中的金属(水塘、水库:Zn、Cu、Pb、Cd、Cr;大燕河:Zn、Cu、Pb、Cd、Cr、Ni、Mg、Mn)含量.作为对照,对珠江口伶仃洋沉积物中的5种重金属(Zn、Cu、Pb、Cd、Cr)含量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核心区内,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在接近酸解作坊的水塘沉积物中呈Cu(766.16mg·kg^-1)〉Zn(181.12mg·kg^-1)〉Pb(129.56mg·kg^-1)〉Cr(1.89mg·kg^-1)=Cd(1.12nag·kg^-1),在其下游的水库沉积物中呈现相同的规律,但水塘沉积物的Cu、Zn、Pb含量均高于水库.水塘、水库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明显不同于伶仃洋沉积物,与伶仃洋沉积物相比,核心区水体沉积物Cu含量特别高,是伶仃洋沉积物的7~17倍,Pb和Cd则分别是伶仃洋的2.3~3.0倍和1.9~2.4倍,Zn、Cr含量与伶仃洋沉积物相近.2)Zn含量在核心区水体沉积物中均呈现出在20.0~30.0cm深度最高的趋势,Cu、Pb含量在水库沉积物中也有类似的表现,说明该深度的沉积物可能是电子废物回收处置活动最频繁的时期形成的,近年来随着政府取缔工作的加强,电子废物非法处置活动的减少,Zn、Cu、Pb含量有明显的下降.3)大燕河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Zn、Cu、Pb、Cr、Cd、Ni)的总含量表现为中游下段(1261.3mg·kg^-1)〉中游中段(1049.2mg·kg^-1)〉中游上段(401.8mg·kg^-1)〉上游(364.6mg·kg^-1)〉下游(215.4mg·kg^-1).Cu、Zn、Pb和Cr含量均在中游下段的沉积物中出现最大值,次大值出现在中游中段,Nj、Cd在中游中段出现最大值,次大值出现在中游下段.中游中、下段沉积物中金属含量最大值和其上游(或中游上段)河段含量最低值的比值呈现Cu(10.1)〉Cr(7.8)〉Zn(3.8)〉Cd(2.0)〉Pb(1.9)〉Ni(1.8),显示这些重金属主要从中游中、下段进人大燕河沉积物,其中Cu污染最为严重,而Cr污染可能与水土流失或当地其他活动释放的Cr有关.4)比较流域内土壤和各种沉积物以及伶仃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构成比例发现,核心区土壤和沉积物以及大燕河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具有明显的同源性.随着离源区距离的增加,重金属的构成比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Cu的比例下降以及Zn的比例上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