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利用方式对灌淤土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官能团特征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49635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利用方式对灌淤土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官能团特征的影响

作者 张耀方  赵世伟  李晓晓  罗智德  王子龙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人民政府  远洋地产有限公司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5年01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S152.4 

关键词 团聚体稳定性  SOC官能团  旱作  水田  灌淤土 

文摘内容 为深入分析利用方式对农田土壤结构稳定性及有机碳化学性质的影响,采用干筛法、湿筛法等测定旱作和水田2种利用方式下灌淤土团聚体粒级分布,并计算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同时应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XANES)测定其有机碳(SOC)官能团组成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旱作土壤以>5mm大粒径团聚体为主(48.19%),且大于水田土壤(38.16%),而水田土壤则是微团聚体含量(32.94%)大于旱作(13.51%);旱作方式土壤大粒径(>1mm)团聚体破坏率小于水田方式,而小粒径(1~0.25mm)团聚体破坏率大于水田。随着团聚体粒径减小,土壤稳定性SOC官能团(芳香-C和O-烷基-C)相对百分含量减少,活性SOC官能团(羧基-C)相对百分含量增加,且SOC官能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粒径>1mm的团聚体中;旱作方式下土壤活性SOC官能团(羧基-C)相对百分含量高于水田,稳定性SOC官能团(芳香-C、O-烷基-C)小于水田方式。与旱作方式相比,水田方式有利于土壤稳定性SOC官能团的积累,且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化学稳定性和总有机碳含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