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7207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次生阔叶林冬季鸟类混合群生态位的相互关系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动物园
母体文献
野生动物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1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58.1
关键词
混合群
核心种
凝聚指数
关联系数
生态位
文摘内容
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11~2月,对次生阔叶林冬季鸟类集群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冬季鸟类集群行为有3种类型,混合群是集群行为的主体,其大小在2~187之间波动(x=32.03,SD±29.895,n=75)。混合群的核心种为大山雀(Parus major)、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和普通鳾(Sitta europaea),其数量变动在1~88之间(x=12.73,SD±12.81)。核心种中,大山雀与普通鳾的凝聚系数、关联系数最大。生态位宽度上,大山雀>沼泽山雀>普通鳾。生态位重叠上,核心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平均为0.620(SD±0.104),大山雀与沼泽山雀的生态位重叠较大(0.74)。普通鳾在混合群中出现频率最高(100%),与大山雀、沼泽山雀的关联系数和凝聚指数最强,与大山雀、沼泽山雀的生态位重叠相同(0.56),因此,普通鳾在混合群核心种竞争中起着关键作用。大山雀和沼泽山雀的生态位宽度相似,凝聚指数和关联系数最小,而生态位重叠最大,因此,大山雀和沼泽山雀作用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