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处理后植物群落演替动态研究



编号 zgly000030599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处理后植物群落演替动态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宝音陶格涛  刘美玲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3,27(2)

页码 270-277

年份 2003 

分类号 Q948.158 

关键词 退化羊草草原  浅耕翻  植物群落  演替动态 

文摘内容 在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草原站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退化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浅耕翻后群落演替规律。通过对18年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过度放牧而退化的羊草草原在浅耕翻处理后群落密度恢复较快。尤其是羊草与处理前相比已有很大变化。从而使群落得到了恢复。群落植物的多样性,均匀性指数在这18年中均呈抛物线状分布。羊草、冰草(Agropyron michnoi)、变蒿(Artemisia commutata)、黄蒿(A.scoparia)、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a)的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有显著的相关性。羊草的相对密度在第五年达到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自第十五年后羊草的相对密度基本趋于平衡,其重要值呈单峰型曲线,退化羊草草原18年恢复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3年)为根茎禾草+一、二年杂类草群落,第二阶段(4-9年)为纯羊草群落,第三阶段(10-13年)为羊草+冰草+多年生杂类草过度型群落,第四阶段(14-18年)为羊草+冰草+丛生禾草、多年生杂类草群落,经过处理后18年的恢复演替,退化群落仍未恢复到原生群落,演替将继续进行。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