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典型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差异



编号 zgly000150346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典型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差异

作者 胡健  吕一河  张琨  陶蕴之  李婷  任艳娇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11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祁连山  排露沟  土壤水分  水源涵养功能指标  可持续发展  绿水 

文摘内容 土壤水分是绿水重要的储存,连接植被与水文系统的纽带。水源涵养功能是山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这种功能主要体现是生态系统将水分保持在系统内的过程和能力,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和地形)。通过对祁连山排露沟流域的土壤属性、土壤温湿度和降雨2个生长季的野外调查与观测,以及计算水源涵养功能指标来评估3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水分涵养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1)灌丛和青海云杉林下有机质、粉粒和砂粒含量、田间持水量、饱和持水量和孔隙度等土壤属性值高于草地,而土壤容重和粘粒含量低于草地;(2)青海云杉林的根区土壤累计入渗量高于灌丛和草地,草地土壤水分损失较灌丛和青海云杉林更快;(3)整个生长季内青海云杉林和灌丛土壤湿度明显高于草地湿度,青海云杉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指标值多大于1。这些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较灌丛和草地具有更强的水源涵养能力。因此,研究结果能为国内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