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长期砷胁迫下大屯海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性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编号 zgly00017335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期砷胁迫下大屯海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性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作者 尚丽  陈丽  张涛  郑昕  赵帅营  孔令阳  陈光杰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32(05)

页码 1845-1853

年份 2021 

分类号 X524  Q948.8 

关键词 砷污染  浮游藻类  生物量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文摘内容 重金属是影响湖泊水质和生态健康的重要胁迫因子,系统识别生物对长期污染胁迫的响应模式是开展污染湖泊生态修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经历持续砷污染的大屯海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2018年3月对水体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开展季节性调查。结果显示:大屯海的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蓝藻门组成,与已有研究反映的长期砷胁迫下浮游植物组成以蓝藻门等耐受属种为主的特征一致。相似性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而空间差异不显著。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与溶解性正磷酸盐和砷呈显著正相关,与砷对藻类生长产生的低促高抑效应一致,同时磷酸盐的增加可能降低了砷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冗余分析显示,溶解性营养盐和砷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显著因子。方差分解结果表明,营养盐和水温分别单独解释了群落结构变化的17.6%和3.8%,且与砷产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15.1%);而砷对浮游植物的群落构建无显著的独立作用,反映了现有优势藻类具有对砷较强的耐受性从而对砷浓度的变化不敏感。因此,大屯海的优势浮游植物以耐砷藻类为主,砷对藻类产生的低促效应是污染湖泊修复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生态效应之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