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沙蟋飞行肌中保幼激素滴度的昼夜节律



编号 zgly000141009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沙蟋飞行肌中保幼激素滴度的昼夜节律

作者 张保常  蒋成吉  张青文  赵章武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昆虫学系  北京市平谷区植物保护站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1年07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Q965 

关键词 沙蟋  昼夜节律  翅多型性  保幼激素  脂肪酸 

文摘内容 沙蟋Gryllusfirmus是一种翅多型性的昆虫,是研究种内迁飞和生殖调控的模式生物。本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沙蟋长翅(有飞行能力)和短翅(无飞行能力)雌虫飞行肌内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和脂肪酸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28℃,光周期16L∶8D条件下,第5和第7日龄的沙蟋长翅雌虫飞行肌中JH的滴度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在飞行前(即关灯前)4h,JH的滴度分别由386.52±68.40ng/g和630.36±37.26ng/g增加至1327.53±277.98ng/g和1685.77±143.95ng/g,与短翅型SW相比分别增加了约3.4倍与2.7倍(P<0.05)。而相同日龄的短翅雌虫及第1日龄的两型雌虫均无明显的节律变化。进一步在第5和7日龄的长翅雌虫中发现了一个16C的脂肪酸——14-甲基十五烷酸,也具有节律变化且与JH节律出现的时间相吻合,而在无飞行能力的沙蟋中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实验还证明JH滴度的增加和节律不是由飞行肌的重量或者飞行肌重量比的变化所致。这些发现有助于探讨和了解保幼激素对飞行调控的内在机理。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