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三江源1982-2012年草地植被覆盖度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编号 zgly000161720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三江源1982-2012年草地植被覆盖度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者 张颖  章超斌  王钊齐  杨悦  李建龙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草业科学 

年卷期 2017年10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草地覆盖度  气候变化  河流源区  草地类型  时滞效应  三江源 

文摘内容 采用1982-2012年的多源遥感数据,结合像元二分模型,分析了三江源保护区不同时期代表性河流源区不同类型草地的植被覆盖度及其动态,并研究了草地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三江源草地覆盖度整体上呈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全区草地平均植被覆盖度为48.73%,黄河源草地覆盖度最高(65.45%),长江源最低(4.25%),草甸、高山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原、高山亚高山草原和荒漠草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59.86%、57.39%、39.50%、33.70%和14.13%;31年间全区草地覆盖度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增长速度为每年0.23%,黄河源区的增长速度最快(每年0.27%);整体而言,低温比干旱对三江源草地覆盖度增长的限制作用更强,草甸、高山亚高山草甸和平原草原受气温影响较大,高山亚高山草原和荒漠草原受降水影响较大,在月尺度上草地覆盖度对气温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效应,而对降水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三江源保护区成立(2001年)后,草地覆盖度的增长速度和增长面积都有所提升,全区草地覆盖度对气温的敏感度有所升高,黄河源草地覆盖度对降水的敏感度有明显下降。生态工程和草地保护措施整体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局部草地覆盖度下降趋势有所加剧,以荒漠草原最为突出,应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加以重视。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