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多菌灵对荧光假单胞杆菌的正向调控作用及其应用



编号 zgly000121037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多菌灵对荧光假单胞杆菌的正向调控作用及其应用

作者 牛赡光  江树人  唐文华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00094  北京 100094 

母体文献 植物保护学报 

年卷期 1999年02期

年份 1999 

分类号 S435.62 

关键词 多菌灵  生防菌  棉花  黄萎病 

文摘内容 报道了多菌灵对荧光假单胞杆菌P32(Pseudomonas fluorescens P32)的正向调控作用。多菌灵和P32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棉花黄萎病,但单独使用的效果不理想。试验表明,P32在培养条件下对多菌灵不敏感,而多菌灵可以提高P32在棉花根际及土壤中的定殖存活量。用于土壤处理时,多菌灵最多可以分别使土壤和根际的P32群体提高到12.6和13.8倍,用于种子处理时,则对土壤中P32的群体影响较小,但仍能显著地提高根际P32的群体数量。多菌灵能显著提高P32在天然未灭菌的土壤中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当土壤中多菌灵的浓度为10μg/g时,P32的防治效果为82.2%,当土壤中不含多菌灵时,防治效果仅为40.4%;在蒸汽灭菌的土壤中,多菌灵的促进作用消失,多菌灵浓度为10μg/g时,防治效果为66.6%,不含多菌灵时,防治效果为63.7%。用多菌灵和P32的混剂进行种子处理,发现同样的结果。混剂的防治效果为72.7%,P32的防治效果为50.6%,多菌灵的防治效果为42.3%。说明多菌灵对P32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效果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增效机制可能是多菌灵抑制了土壤中与P32有竞争作用的微生物的活力,使P32的群体数量增加。此外,多菌灵还能提高土著荧光假单胞杆菌的群体数量,从而提高了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