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4742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两种杂交杨品系光合系统Ⅱ叶绿素荧光特征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8年11期
年份
2008
分类号
S792.11
关键词
光化学淬灭
非光化学淬灭
叶绿素荧光参数
热耗散
文摘内容
比较研究伊犁地区两种典型杨树苗大叶杨(大叶钻天杨P.balsanifera Linn(Da))和伊犁杨5号(P.euramerieana cv(I-467))对太阳辐射光能的利用和耗散特性。光照条件下光合系统Ⅱ反应中心(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合功能的相对限制(L(PDF))的分析表明,高的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会导致光合作用的光抑制,但并不造成PSⅡ反应中心的不可逆破坏。淬灭分析表明,Da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大于I-467,非光化学淬灭(NPQ)则相反(p<0.05)。Da的NPQ显著小于I-467的,意味着I-467将PSⅡ反应中心吸收的过剩光能以热耗散等非光化学过程消耗的能力大于Da,因而相应降低了用于qP的份额。两种杨树的NPQ日变化趋势很相似;Fv′/Fm′和ΦPSⅡ的日变化趋势相似。Da的PSⅡ天线色素吸收光能中分配于光化学反应平均的相对份额(P)高于I-467,在较低的PAR环境中Da比I-467能更好的利用光能;Da用于天线热能耗散的相对份额(D)则小于I-467,两者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Da的ΦPSⅡ比I-467大,是因为PSⅡ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中分配于P或光化学淬灭的比例较大,而分配于D或非光化学过程的比例较小的缘故,反应中心的ΦPSⅡ也较Da小。在有效的利用光能方面,Da比I-467更适宜在新疆伊犁地区大面积推广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