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1163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1981—200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年际变化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曹明奎 陶波 李克让 邵雪梅 StephenDPRIENC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母体文献 Acta Botanica Sinica;植物学报: 英文版
年卷期 2003,45(5)
页码 552-560
年份 2003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中国 净初级生产力 土壤异养呼吸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
文摘内容 应用一个生物地球化学模型(CEVSA)估算了中国陆地净初级生产力(NPP)、土壤异养呼吸(HR)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在1981—1998年期间对气候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动态响应。结果显示, 全国NPP总量波动于2.89—3.37Gt/a之间, 平均值为3.09Gt C/a, 年平均增长趋势约为0.32%。HR总量变化范围为2.89—3.21Gt C/a, 平均值为3.02Gt C/a, 年均增长0.40%。NEP总量变动于-0.32和0.25Gt C/a之间, 在统计上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趋势。在研究时段内, 年平均NEP约为0.07Gt C/a, 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气候与大气CO2浓度变化的条件下吸收了碳, 为碳汇, 总的吸收量为1.22Gt C, 约占全球碳吸收总量的10%, 与同期内美国由大气CO2和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碳吸收量大致相当。尽管由于较高的年际变率, NEP在统计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但NPP的增长率低于HR的增长率, 说明在研究时段内,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吸碳能力由于气候变化降低了。全国大多数地区年平均NEP接近零, 明显的NEP正值区(即碳汇)出现在东北平原、西藏东南部和黄淮平原等地区, 而大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区NEP为负值(即碳源)。研究认为, 1981~1998年期间中国气候温暖、干旱, 因此估算的NEP可能低于其他时段。如果气候进入一个比较湿润的时期, 碳吸收量可显著增加, 但若当前干旱和暖化趋势以此为继, 中国的NEP可能会变成一个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