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河三角洲废弃盐田复垦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编号 zgly000172373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河三角洲废弃盐田复垦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作者 朱奕豪  刘晓丽  陈为峰  宋希亮  林雪婷  牛旭昌  刘萍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山东省盐碱地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服务中心  寿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6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153.6 

关键词 废弃盐田  复垦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学  黄河三角洲 

文摘内容 选取黄河三角洲废弃盐田复垦1,2,3,4,7,8,9年7个复垦年限及农田(非复垦形成)0—10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复垦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含量,分析不同复垦年限及农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格局及化学计量学特征,并同步测定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计算土壤C、N、P储量。结果表明:废弃盐田复垦1,2,3,4,7,8,9年0—100 cm土层土壤SOC、TN含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复垦1,2年0—100 cm土层土壤TP含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复垦3,4,7,8,9年土壤TP含量持平或略高于全国平均含量。随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SOC、TN含量及N/P先降低后升高,C/N先升高后降低,C/P在复垦7年后持续升高,0—20 cm土层C、N、P储量不断增加,而TP含量则表现为波动变化的特征。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TP含量及除复垦1年外的土壤T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C/N持续增加,N/P持续降低,而不同复垦年限土壤SOC含量、C/P仅在0—40 cm土层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不同复垦年限0—20,20—40 cm土层土壤SOC、TN、TP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土壤C储量与C/N、C/P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分析还表明,土壤SOC、TN含量是调控复垦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