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黑龙江胜山保护区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52863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黑龙江胜山保护区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作者 梁鹏鸿  王襄平  吴玉莲  徐凯  吴鹏  郭鑫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5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红松林  演替  树木年轮  气候变化  胜山自然保护区 

文摘内容 黑龙江黑河为我国红松(Pinus koraiensis)分布的北界,在研究红松林的生长、演替、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上有独特的意义。该文通过研究胜山保护区内阔叶红松林的演替系列(软阔叶林、硬阔叶林、阔叶红松近熟林和成熟林4个阶段),分析了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差异。结果表明:从演替早期的软阔叶林到晚期的红松成熟林,年表统计特征表明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波动的敏感性逐步降低。对年轮-气候关系的分析结果也表明气候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随着演替的进展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上年6月和12月的气温与红松成熟林的径向生长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效应。红松成熟林的轮宽指数与当年6月气温显著负相关,而与当年6月降水量显著正相关,反映出生长季水分对红松生长的限制。上述这些限制作用均随着演替的进展而增强,但在演替的早期影响不显著。相反,上年6月降水量与软阔叶林的生长显著负相关,但该限制作用在演替的中晚期消失。这些差异反映出随着演替的进展,优势树种对水分的需求逐步提高。滑动相关分析表明研究区近几十年明显的气候干暖化趋势对各林型的生长兼具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不同因素综合作用下,软、硬阔叶林阶段生长尚未产生清晰的长期变化趋势。但由于水分对红松林生长的限制作用增强,红松林生长明显下降。今后气候进一步干暖化可能对红松林的生长、恢复演替和分布有不利影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