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科尔沁沙地风蚀作用对土壤碳、氮分布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82202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科尔沁沙地风蚀作用对土壤碳、氮分布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连杰  赵学勇  王少昆  王新源  岳祥飞  韩娟娟  云建英  黄文达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奈曼沙漠化研究站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3(3)

页码 529-535

年份 2013 

分类号 S151.9 

关键词 风蚀  土壤性质  碳密度  沙沉积  科尔沁沙地 

文摘内容 对位于科尔沁沙地奈曼旗中部的沙漠化区域(S区)和舍力虎湖盆(潜在沙漠化区域, P区)表层土壤理化性质、0~100cm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土壤各级颗粒密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S区内设对照点MS、风蚀发生地Ts和颗粒沉降地LS, P区内相应位置设为MC、NC和SC。结果表明: 自西北向东南由以中粗沙组分为主的土壤向以粘粉粒和极细沙组分为主的土壤过渡; 粘粉粒密度每减少1kg·In^-2, SOC和TN密度分别下降10和1.1g·in^-2; 0~20cm土壤容重平均值在1.322—1.651g·cm^-3变化, 表现为TS〉MS〉LS〉NC〉SC〉MC, 粘粉粒含量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 pH表现为NC〉SC〉MC〉S区; 相对各区域的对照点, 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的TS和SC处SOC和TN含量及密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同样以土壤可蚀性颗粒的沉降堆积作用为主, LS的SOC和TN含量及密度较TS和MS有明显的增加, 而NC较SC和MC均大幅减少。S区土壤粘粉粒中的SOC和TN含量远高于P区, 但风蚀引起的粘粉粒吹蚀和沙沉积对P区土壤质量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S区。区域自然条件下, 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增大了潜在沙漠化土壤的风蚀风险, 风蚀作用的持续效应导致了不同的土壤碳、氮储量变化。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