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2375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则查洼沟“8·4”泥石流灾害成因分析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屏东科技大学研究总中心屏东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系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卷期
2020年05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P642.23
关键词
泥石流
峰值流量
溃坝
九寨沟景区
则查洼沟
文摘内容
位于四川省九寨沟景区内的则查洼沟在2016年8月4日暴发泥石流,掩埋景区栈道,堵断从诺日朗至长海的唯一景区公路。降雨资料显示,2016年8月4日的最大1 h降雨量和24 h累计降雨量只有10.0和17.5 mm,远远低于研究区10年一遇的降雨强度,泥石流灾害规模与降雨量不相符。为了厘清泥石流灾害发生原因,笔者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形态调查法、雨洪法和溃坝分析获取泥石流峰值流量。结果表明:溃坝分析法与形态调查法计算的峰值流量大致吻合,该值与20年一遇的泥石流峰值流量(32.73 m3/s)相当。说明:2016年8月4日暴发的泥石流属于溃决型泥石流,拦砂坝的溃决产生放大效应,加剧泥石流灾害,其灾害规模相当于20年一遇,未来泥石流灾害的频率和规模将增大;原有20年一遇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标准偏低,地震后应按照5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对则查洼沟进行工程治理,且应当使用混凝土材质修建拦砂坝等控制性工程,从而降低溃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