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稻麦两熟系统适期晚播对周年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3016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稻麦两熟系统适期晚播对周年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 习敏  杜祥备  吴文革  孔令聪  陈金华  岳伟  许有尊  周永进 

作者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31(1)

页码 165-172

年份 2020 

分类号 S51 

关键词 水稻-小麦两熟种植  产量  资源分配  资源利用效率 

文摘内容 受气候变化影响,江淮地区稻麦两熟种植模式周年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限制了该区域作物周年高产高效协同发展。通过播期调整优化两季资源配置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挖掘周年产量潜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13-2015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不同稻麦播期组合,对其周年产量和资源配置与利用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模式(T2)相比,稻麦双季适期晚播模式(T3)通过播期调整协调了两季间资源配置,将小麦季冗余的温光水资源转移给高贡献率作物水稻,水稻季积温、辐射、降雨资源分别占60.5%、46.5%和56.7%,小麦季分别占36.3%、50.0%和40.9%,两季间比值为1.67、0.94和1.39;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提高了水稻在周年产量中的占比;小麦产量显著降低,但变幅小于水稻;周年总产量提高了336.3 kg·hm^-2。水稻季温度生产效率、光能生产效率和降雨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9.8%、5.6%和8.3%,小麦季资源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T3模式周年温、光、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4.8%、3.1%和6.0%。稻麦双季早播模式(T1)或双季过晚模式(T4)均不利于周年产量形成和资源利用。综上所述,充分挖掘水稻季的光温水资源利用潜力是进一步提升江淮地区稻麦周年产量潜力的关键,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粮食作物周年种植模式产量潜力的挖掘及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