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7975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子午岭林区山杨-辽东栎混交林的生理生态效应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6,17(6)
页码
972-976
年份
2006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山杨林
辽东栎林
山杨-辽东栎混交林
生理生态效应
子午岭林区
文摘内容
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次生林区山杨林、辽东栎林和山杨-辽东栎混交林3种林分的土壤物理特性和叶片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山杨林地在0~3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最大,而在200 cm土层以下,山杨-辽东栎混交林的土壤水分明显改善,并优于辽东栎林;在0~60 cm土层内,山杨林地土壤容重最大、土壤孔隙度最小,而山杨-辽东栎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孔隙度最大,且均优于纯林,说明混交林地有深层土壤水分可供利用,同时土壤理化特性得到改善。山杨林和辽东栎林的叶绿素含量较高,且均明显高于山杨-辽东栎混交林。辽东栎林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最大,其次为山杨林, 二者均明显高于山杨-辽东栎混交林。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来看,辽东栎林〉山杨-辽东栎混交林辽东栎〉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山杨〉山杨林。山杨-辽东栎混交林中辽东栎的PSⅡ最大光化学转换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值均较大,但与辽东栎林的Fv/Fm和Fv/Fo值差异不显著,而混交林中山杨的Fv/Fm和Fv/Fo值均相对小于山杨林,且与山杨林的Fv/Fm差异显著,山杨林和辽东栎林的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值均大于混交林地。因此,子午岭林区辽东栎林更趋于稳定且生长优于其混交林,而山杨林群落将逐步被替代,与纯林类型相比较,其混交林类型可能较不利于山杨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