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9083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微囊藻和栅列藻光吸收特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湖生态系统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盐城师范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05,24(7)
页码
768-772
年份
2005
分类号
Q178.51
关键词
微囊藻
栅列藻
衰减系数
比吸收系数
文摘内容
在室内模拟槽中, 以人工灯为光源, 分别检测不同密度的微囊藻和栅列藻细胞悬液的光谱衰减, 检测各样品的叶绿素含量和过滤后清液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 并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检测DOC光谱吸收, 然后换算成吸收系数。再根据近似的线性加和关系计算出细胞悬液中各组分(藻细胞、水、DOC)的吸收系数。结果表明, 微囊藻和栅列藻光衰减的波谱特征相似, 在3个较高密度下的衰减系数的变化趋势相近, 其衰减系数贡献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4.95%和88.15%。将衰减系数除以各自的叶绿素浓度即可得到叶绿素的比吸收系数, 两种藻3个较高密度的比吸收系数的平均值具有相似的波谱特征, 在380~500、660~690nm两个波段有较明显的峰值, 栅列藻和微囊藻在435nm的比吸收系数峰值分别为0.1118、0.0413(m^2·mg^-1chla), 在670nm处的峰值分别为0.075、0.032(m^2·mg^-1chla)。但两者的比吸收系数差异较大, 三个密度栅列藻在340~800nm的平均比吸收系数是0.0573(m^2·mg^-1chla), 而微囊藻仅为0.0234(m^2·mg^-1chla), 且微囊藻的所有波长的比吸收系数均小于栅列藻。根据这些参数来讨论两种藻类在分光衰减中的贡献率和光谱特征方面的差异及其生态学意义, 以及在浮游植物的遥感监测方面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