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高温天气植被蒸腾与遮荫降温效应的变化特征



编号 zgly000163635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高温天气植被蒸腾与遮荫降温效应的变化特征

作者 王晓娟  孔繁花  尹海伟  徐海龙  李俊生  蒲英霞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12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树干液流  林分蒸腾量  蒸腾降温  遮荫降温 

文摘内容 开展城市中不同树种植被遮荫与蒸腾降温效应的量化研究是科学优化植被温度调控服务的重要基础。以南京市栖霞区某小型绿地单元为研究区,对高温晴朗天气下不同树种典型植株树干液流进行了观测,采用单位叶面积上的平均液流速率×叶面积指数的扩展方法实现了由单株到林分尺度上冠层蒸腾量与蒸腾降温效应的估算,并根据林上、林下太阳辐射值计算了不同树种与整个绿地单元的遮荫降温效应,进而阐明了蒸腾与遮荫降温对总降温效应贡献率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3个树种树干液流均呈现昼高夜低的变化趋势,树干液流通常在6:00左右启动,正午前后达到峰值,且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而在同一树种内树干液流会随着胸径的增大而显著增大;2)林分尺度上的冠层蒸腾量与蒸腾降温效应均为杨树>雪松>香樟,杨树峰或谷出现的时间(11:00—19:00)均明显晚于雪松(10:00—15:00)和香樟(9:00—16:00);3)3个树种遮荫降温效应总体上与太阳辐射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树种间日平均降温效应的差异较小;4)3个树种与整个小型绿地单元的总降温效应在夜间均非常微弱,且全部为蒸腾降温,而在白天遮荫对总降温的贡献率(60%—75%)则明显高于蒸腾降温(25%—40%)。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