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7285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太湖介形类动物丰度与生物量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卷期
2008,17(4)
页码
546-550
年份
2008
分类号
S646.903.5
Q915.819.6
关键词
介形类
太湖
丰度
生物量
环境因子
文摘内容
2004年9月~2005年8月对太湖介形类动物进行了季节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太湖中共有15种介形类动物,其年均丰度为1590ind/m^2,年均生物量为46495μg(dwt)/m^2,丰度和生物量在9个湖区的分布状态相似,受介形类自身食性及行为方式的影响,高丰度和高生物量主要出现在夏秋两季的太湖东半部分(包括东太湖、东部沿岸带和贡湖)。9个湖区中,除梅梁湖和贡湖外,其它几个湖区中介形类丰度和生物量的周年变化规律较为一致,而太湖中终年出现物种克氏瘤丽星介(Physocy pria kraepelini)、豆形豆形玻璃介(Fabaeformiscandona cf.fabaeformis)和塔尔薄丽星介(Dolerocypria taalensis)的自身繁殖力是造成梅梁湖和贡湖中介形类丰度和生物量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但两湖区中介形类丰度和生物量在整个太湖中所占比重有限,所以不影响太湖总体介形类季节变化趋势,四个季节中介形类的丰度和生物量均值总体呈现出秋〉夏〉冬〉春的规律。在15个物种中克氏瘤丽星介和豆形豆形玻璃介的丰度和生物量最高,所以两者为太湖介形类的建群种。介形类丰度、生物量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水体中的植被密度、透明度、温度和溶氧量对介形类丰度和生物量分布和变化的影响较其它环境因子大,但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