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芦苇对疏浚后基底环境的光合生理及生长响应



编号 zgly000072671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芦苇对疏浚后基底环境的光合生理及生长响应

学科分类 220.2510;森林测计学

作者 孙一香  庄瑶  王中生  邓自发  姚志刚  曹福荣  王剑  安树青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0(6)

页码 71-76

年份 2010 

分类号 Q945.79 

关键词 芦苇  底泥疏浚  底泥营养  光合作用  表型 

文摘内容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湿地重建的重要工具种之一。笔者选取溱湖湿地公园内疏浚后重建的5处代表性芦苇沼泽及1处未做疏浚处理的芦苇沼泽(对照组),基于生长期芦苇光合生理及成熟期芦苇表型的测定与分析,探讨芦苇对疏浚后基底环境的适应性响应。结果表明: 疏浚后底泥总氮、总磷消减明显,总氮含量下降为480~1 080 mg/kg,总磷含量下降为536~585 mg/kg。疏浚后样地芦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效率、二氧化碳利用效率等直接反应光合能力的指标和底泥总氮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有效光能利用区间随底泥总氮含量上升增幅明显;底泥总磷含量仅与光能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相关性。供光合指标测定的芦苇植株第3叶叶长、叶面积、叶干质量以及地上生物量与疏浚后底泥总氮含量之间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底泥总磷含量无显著相关性。溱湖湿地公园基底疏浚后芦苇生长受到底泥总氮含量的显著影响说明部分疏浚点的疏浚强度对芦苇的生长已构成限制。因此,在底泥疏浚及水生植被恢复与重建时,需要考虑不同水生植物适应基质(营养条件)的差异性,大规模盲动性的清淤可能导致水生植被重建出现新的限制因子。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