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枸杞多糖预防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编号 zgly000049598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枸杞多糖预防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作者 古赛  王丕龙  姜蓉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 

母体文献 中华肝脏病杂志 

年卷期 2007,15(3)

页码 204-208

年份 2007 

分类号 R285.5 

关键词 脂肪肝  酒精性  预防和控制  脂质过氧化作用  细胞色素P450  枸杞多糖 

文摘内容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预防大鼠酒精性脂肪肝(AFL)的效果,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5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4组, 正常对照组: 用蒸馏水灌胃; 5%LBP预防组和10%LBP预防组: LBP与乙醇同时灌胃, 酒精组: 单纯乙醇灌胃。比较4组大鼠: 肝脏病理形态, 血清ALT、AST、GGT, 肝匀浆脂质过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以及过氧化氢(H2O2), 肝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暴10周时测定AST, 5%和10%LBP预防组分别为(132.3±25.7)U/L和(127.5±29.1)U/L, GGT分别为(1.9±0.5)U/L和(1.8±0.7)U/L, 酒精组AST为(245.7±32.1)U/L、GGT为(4.4±0.6)U/L, 预防组与酒精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ALT预防组与酒精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周时测定GSH-PX活性, 5%和10%LBP预防组分别为(13.5±1.4)U·mg^-1·min^-1和(13.6±1.5)U·mg^-1·min^-1.SOD活性分别为(206.7±13.2)U/L和(203.2±18.8)U/L, 酒精组GSH-PX活性为(7.2±1.6)U·mg^-1·min^-1和SOD活性为(116.5±13.6)U/L, 预防组与酒精组比较, 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GSH含量, 两预防组分别为(65.1±11.0)mg/g和(66.6±11.1)mg/g, 酒精组为(30.5±10.7)mg/g, 预防组与酒精组比较, 明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MDA含量, 两预防组分别为(5.1±0.3)nmol/mg和(5.1±0.4)nmol/mg, 酒精组为(14.5±3.2)nmol/mg。H202两预防组分别为(135.4±23.5)mmol/g和(132.6±31.8)mmol/g, 酒精组为(328.5±45.6)mmol/g, 两预防组比酒精组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叭。CYP2E1基因表达, , 5周和10周两预防组分别为O.39±0.04, 0.40±0.06和0.41±0.05, 0.42±0.08, 酒精组分别为0.74±0.05和1.02±0.08。蛋白表达水平两预防组分别为3.49±0.36, 3.29±0.30和3.58±0.30, 3.36±0.37, 酒精组分别为5.63±0.44和7.90±0.26, 两预防组比酒精组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预防组大鼠肝脏脂肪性病理变化明显轻于酒精组。结论LBP通过抑制CYP2E1基因及蛋白表达, 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有效的预防AFL。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