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亚热带退化红壤区森林恢复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温度的响应



编号 zgly000164139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亚热带退化红壤区森林恢复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温度的响应

作者 赵玉皓  张艳杰  严月  刘玉槐  徐燕  刘苑秋  郭晓敏  娄翼来  鲁顺保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14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714.2 

关键词 土壤呼吸  温度  森林类型  温度敏感性 

文摘内容 土壤有机质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受植被类型的影响,对环境温度也十分敏感。以江西省泰和县石溪退化红壤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将其土壤分别置于4种不同温度(5、15、25℃和35℃)条件下培养,采用碱液吸收法进行为期35 d的土壤碳矿化研究。在同一温度条件下,不同林型土壤CO2累计碳排放量大小顺序为:枫香>马尾松>木荷。在4种不同温度条件下枫香林地土壤CO2累计排放量最大,其次是马尾松林、木荷林,且不同森林类型土壤CO2累计排放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P<0.05)。在15℃、25℃和35℃条件下,不同林地土壤潜在碳排放量间无显著性差异。在15℃和25℃条件下,土壤碳排放量随土壤全碳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P<0.05),全碳的极值点分别约为1.83%和1.89%。不同植被类型和培养温度对土壤碳矿化量有显著影响,说明植被类型和温度能够对土壤呼吸产生重要影响,且不同温度对土壤呼吸作用更显著(P<0.000),但两因素间并无显著交互效应。在25℃时,不同林型土壤碳排放量随土壤含水量先增后减,表明土壤含水量并不是影响土壤碳排放量的调控因子。采用单库模式方程Cm=Co(1-exp-kt)对土壤潜在碳排放进行模拟,得出不同温度不同林型土壤最大碳排放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不同林型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Q10值范围为1.797—1.971,变化幅度较小,且不同林型土壤Q10值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这一结论为研究林型和温度对土壤碳矿化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