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鄱阳湖区荒山荒地现状调查和开发利用规划研究报告



编号 zgly000108784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鄱阳湖区荒山荒地现状调查和开发利用规划研究报告

母体文献 江西林业科技 

年卷期 1987年S1期

年份 1987 

关键词 荒山荒地  用材林面积  鄱阳湖区  造林调查设计  立地类型  荒地造林  林科所  立地分类  油茶林  开发利用 

文摘内容 本课题系1983年江西省鄱阳湖综合考察队下达的鄱阳湖综合考察和治理研究项目的研究课题之一,由江西省林科所承担。内容:(1)考察湖区12个县(区)荒山荒地的面积、分布和生产潜力;(2)调查湖区荒山荒地开发利用的效果和经验;(3)通过考察和调查,制定湖区荒山荒地区划和开发利用规划。自1983年以来,组织了有关专业人员(136人次)对湖区12个县(区)进行了综合考察。调查得出,湖区荒山荒地面积为225.7008万亩,其中低中山区0.6757万亩,低山区4.8102万亩,高丘陵区21.4835万亩,低丘岗地区190.2894万亩,沿江滨湖区8.4420万亩,(见湖区荒山荒地现状图)。建国以来湖区荒山荒地造林保存面积共448.31 68万亩,森林复盖率为18.19%。局部地区林木生长较好,如永修县云居山杉木人工林亩年均生长量0.6-0.7立方米:进贤县茅岗垦殖场高产油茶林亩产油20.9公斤。但从总体看,主要用材林和经济林的生长量和产量是很低的,建国后湖区造林保存面积杉木76.5728万亩,蓄积量82.3668万立方米,平均每亩仅有1立方米;马尾松林面积109.0744万亩,蓄积量45.2122万立方米,平均每亩仅0.4立方米;油茶林面积20.0992万亩,平均每亩茶油产量1.67公斤。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本研究首次提出湖区荒山荒地立地分类系统,即立地类型区(Ⅰ级区)→立地类型组(Ⅱ级区)→立地类型(Ⅲ级区)。本系统包括5个立地类型区,17个立地类型组,24个立地类型。三级分类单位的主要因子分别为:中地貌、局部地形和土壤条件。本系统是湖区荒山荒地区划和开发利用规划的主要依据。立地类型是荒山荒地立地分类的基本单位,对湖区主要立地类型的生产潜力用本研究中编制的鄱阳湖区杉木人工林数量化立地质量得分表作了评定,并提出了经营利用意见,供制定造林调查设计规划参考。开发利用规划按地貌特征及其用途,将荒山荒地划为6个区(含1个亚区):一、沿江滨湖农田防护林区(亚区:沿江滨湖沙岗沙地亚区);二、东部用材林及水源涵养林区;三、西部用材林区;四、东南经济林薪炭林区;五、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六、特用旅游林区(详见分区规划图)。在区划基础上,提出了湖区荒山荒地开发利用规划的任务是:营造防护林64.7460万亩,用材林53.1915万亩,薪炭林42.0266万亩,经济林17.4414万亩,果、茶、桑园19.5246万亩,草场牧地22.3454万亩,特用林6.4254万亩。其中近期(七五期间)完成112.8504万亩,中长期(1991—2000年)完成112.8504万亩。规划要求湖区森林复盖率由18.19%提高到25.04%。对规划实现投产后的经济效果进行了粗估,每年收入大约13039.4万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