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4130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林分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垂直空间分配特征
作者
代林利
周丽丽
伍丽华
刘丽
黄樱
彭婷婷
邱静雯
何宗明
曹光球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2,42(2)
页码
710-719
年份
2022
分类号
S71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造林密度
碳密度
分配特征
文摘内容
以不同林分密度(1800、3000、4500株/hm^(2))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林分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三种林分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别为131.54、161.42、172.69 t/hm^(2),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升高,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杉木林碳密度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林下地被物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比例最大(53.11%—67.37%),其次是树干、树根、树皮(25.89%—35.74%),高密度杉木林分有利于树干、树皮、树根碳密度分配比例的增加。2)乔木层,树干、树皮、宿留枯枝及宿留枯叶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升高,鲜枝及鲜叶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且均具显著差异(P《0.05);树干、树皮碳密度随树体高度的升高而降低,鲜枝鲜叶碳密度集中于树体中上部(8 m≤h≤10 m),宿留枯枝枯叶碳密度集中分布于树体中部(4 m≤h≤8 m)。3)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不同径级根碳密度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径级根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变化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径级间碳密度:根头》粗根》大根》中根》小根》细根,根头和粗根占比最大(57.38%—70.84%)。4)林下植被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大不断降低,而林下凋落物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大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具显著差异(P《0.05)。5)土壤层碳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不同林分密度土壤层碳密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适当增加林分密度有利于提高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