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南亚热带人工林种植对赤红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3058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南亚热带人工林种植对赤红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 林立文  邓羽松  王金悦  杨钙仁  蒋代华  王玲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林学院  广西大学农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31(11)

页码 3647-3656

年份 2020 

分类号 S15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团聚体  南亚热带 

文摘内容 本文选取南亚热带地区桉树、杉木、马尾松、米老排和红锥5种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Elliott湿筛法和Le Bissonnais(LB)法研究了人工林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人工林土壤经湿筛法处理后,水稳性团聚体(WR》0.25)均在62.2%以上,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介于1.58~3.71和0.57~2.02 mm,表现为杉木林最大,桉树林最小。各林分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PAD)介于4.6%~31.5%之间;采用转移矩阵法评价5种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得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ASI)为杉木林》红锥林》米老排林》马尾松林》桉树林。在LB法3种处理下,快速湿润处理(FW)对土壤团聚体的破坏程度最大,说明消散作用是研究区团粒崩解的主要机制;预湿润振荡处理(WS)的破坏程度最小;慢速湿润处理(SW)介于两者之间,MWD和GMD值变化一致,均表现为WS》SW》FW,且随土层的加深,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5种人工林土壤在LB法FW处理下团聚体GMD值与湿筛法ASI、MWD、GMD均达到显著正相关,表明湿筛法与LB法的FW处理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于表征南亚热带赤红壤地区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综合MWD、GMD、PAD和ASI等团聚体稳定性指标,杉木人工林比其他4种人工林更有助于土壤团聚水平的提高,其土壤结构相对较为稳定。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