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及其与酶活性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6863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及其与酶活性的关系

作者 姚兰  张焕朝  胡立煌  王艮梅  方炎明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6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153.6 

关键词 土壤学  黄山  植被带  土壤活性有机碳氮  土壤酶活性 

文摘内容 以黄山海拔870~1 760 m的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Ⅰ和Ⅱ以及高山草甸4种不同海拔植被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碳氮及其活性组分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壤酶活性、 pH值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等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溶解性有机碳(DOC)及全氮(T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熵(MBC/TOC)、 DOC/TOC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总体上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高山草甸的土壤MBN/TN(5.79%)显著高于其他植被带(P<0.05)。土壤脲酶活性总体上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弱,而β-葡萄糖苷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随海拔升高呈增强趋势。Pearson相关及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不仅依赖于土壤总有机碳(TOC)和TN,而且与土壤酶活性和pH值密切相关。溶解性有机氮(DON)对黄山土壤酶分布影响显著(蒙特卡罗检验,P=0.006)。综上所述,黄山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与植被类型直接或间接相关,且极大影响土壤酶活性。图2表4参29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