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8766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海滨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较——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芜湖24100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芜湖241000
芜湖241000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02年06期
年份
2002
分类号
F592
关键词
旅游季节性
海滨(岛)型旅游地
山岳型旅游地
文摘内容
利用1996~2001年国内旅游客流月份分布数据,分析了三亚、北海、普陀山等海滨(岛) 型旅游地和黄山、九华山等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季节性特征。从旅游客流季节分布曲线看,三亚、九华山分别表现为“三峰两谷”和“双峰双谷”型,北海、普陀山、黄山均表现为“三峰三谷”型;从旅游客流集中指数R值看,黄山的R值最大,近年平均为5.7,三亚的R值最小,近年平均为1.3,并且黄山、三亚的R值变化幅度较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北海、普陀山、九华山的R值介于黄山、三亚之间,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比较分析5处旅游地客流季节变化成因,发现它们均受自然季节性因素和社会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前者主要包括气候的舒适性、降水等,对于海滨(岛) 型旅游地而言,海水温度、热带气旋活动影响也很重要;后者主要包括法定节假日、居民出游习惯等,对于富有宗教特色的旅游地,宗教节庆活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自然季节性因素是造成以自然吸引物或自然-文化吸引物为特征的旅游地客流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社会季节性因素只是在自然季节性因素形成的旅游季节变化的基础上产生叠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