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风箱果有性繁殖研究



编号 zgly000040307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风箱果有性繁殖研究

学科分类 220.35;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作者 魏晓慧  殷东生  张丽杰  冯丹丹  沈海龙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研究 

年卷期 2006,26(3)

页码 380-384

年份 2006 

分类号 S864.3  TS953.35 

关键词 风箱果  有性繁殖  采种期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文摘内容 对风箱果(Physocarpus amurensis)适宜的采种时期、不同母树种子的成熟差异和幼苗的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风箱果种子的最适采种期在7月末, 种子成熟后有休眠特性; 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植株间种子的发芽率和千粒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并且发芽率与种子重量呈正相关, 其相关程度最佳的为幂函数, 确定系数是75.75%(P〈0.01); 风箱果幼苗类型为子叶出土型, 幼苗生物量对根的投资最大, 其次是叶, 茎的最少, 在这3部分生物量投资中, 对根和叶的投资比较稳定(其变异系数分别为6.8%和11.03%), 对茎的生物量投资具有较大的变异(其变异系数为21.81%)。基径是衡量风箱果幼苗空间大小的重要数量指标。风箱果构件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各组分均随基径的增加, 呈线性函数形式增长, 这表明随着植株的空间扩展, 各构件有着相同的物质生产与积累规律。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