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28066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2003年余干县晚稻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及治理建议
作者单位
余干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余干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西余干351000
江西余干351000
江西余干351000
母体文献
江西植保
年卷期
2004年02期
年份
2004
分类号
S435.11
关键词
二化螟
晚稻
大发生原因
余干县
治理建议
监控体系建设
第1代
二化螟幼虫
农作物病虫
重发生
文摘内容
1发生概况2003年余干县第4代二化螟大发生,为害程度是20世纪60年代有资料记载以来最重的一年,主要为害二季晚稻和部分较迟熟的一季晚稻,为害高峰期9月25日~10月15日,由于虫口密度大,虫伤株多,从9月底开始晚稻成片枯稿倒伏,损失巨大。晚稻二化螟发生面积约23000hm2,约占晚稻种植面积的58%,其中成灾面积约5300hm2,绝收面积约330hm2。据调查,以第4代为主的二化螟为害晚稻,枯死株率一般10%~30%,严重的达80%以上。多数稻株内有二化螟幼虫1~3条。高的10~13条,冬前稻桩虫口基数剥查,每667㎡有二化螟幼虫平均9.6万条,高的19万多条。2大发生原因2.1桥梁田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