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及产量对新型缓释肥料的响应



编号 zgly000173341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及产量对新型缓释肥料的响应

作者 谢婷婷  赵欢  肖厚军  陈云梅  秦松  胡岗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21,40(07)

页码 2024-2032

年份 2021 

分类号 S513 

关键词 氮素利用  产量  新型缓释肥料  干物质积累量 

文摘内容 为明确新型缓释肥对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贵州黄壤区鲜食玉米种植的新型缓释肥料,采用盆栽试验,设不施N(T1)、习惯施肥(T2)、包膜缓释肥(T3)、稳定性缓释肥(T4) 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新型缓释肥料对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生物性状、玉米全氮积累量、光合特性、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缓释肥均能提高玉米产量,以包膜缓释肥最高,达65.31g·株~(-1);在玉米收获期,施用包膜缓释肥的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127.89 g·株~(-1),显著高于另一种新型缓释肥料;玉米株高和茎粗表现出稳定性缓释肥>包膜缓释肥,穗位高和叶绿素均表现出包膜缓释肥>稳定性缓释肥,但两种缓释肥料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各产量构成要素指标除百粒重外,均以施用包膜缓释肥处理最优;玉米全氮积累量随着生育期的增加,逐渐由叶、茎转向籽粒,在收获期以包膜缓释肥处理最高,占整株的58.2%;氮素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表观利用率以包膜缓释肥处理最高,分别为13.73 g·g~(-1)、17.42 g·g~(-1)和68.49%,但两种新型缓释肥料之间无显著差异;施用新型缓释肥料能够显著提高玉米光合特性,其中Pn、Tr和Gs在拔节期达到峰值。综上,包膜缓释肥对干物质积累量、生物性状、产量构成要素、光合特性、全氮积累量及肥料利用率产生积极影响,并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可见,包膜缓释肥更适合于贵州黄壤区鲜食玉米的高产栽培。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