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荔枝霜疫病的研究Ⅰ.病原菌的鉴定及其侵染过程



编号 zgly000105730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荔枝霜疫病的研究Ⅰ.病原菌的鉴定及其侵染过程

作者 戚佩坤  潘雪萍  刘任 

作者单位 华南农学院植保系  华南农学院植保系 

母体文献 植物病理学报 

年卷期 1984年02期

年份 1984 

关键词 荔枝果实  侵染过程  病原菌  广州地区  孢子囊  游动孢子  潜育期  萌发  疫病  疫霉属 

文摘内容 荔枝霜疫病病原菌在11~30%均可形成游动孢子囊,在22~25℃时,孢子囊产量最高,孢子囊在8~22℃间均能萌发形成游动孢子,但在26~30℃时萌发则形成芽管。在8~16℃间的萌发率最高。游动孢子的形成在14℃下只需20分钟,10℃下只需30分钟,游动孢子从形成至释放在14℃及10℃下所需时间分别为10分钟及20分钟。荔枝霜疫霉在侵染过程的各个时期中,都要求高湿度,否则不能危害,在高湿条件下,此菌在11~30℃均可侵入荔枝果,在18℃下只需5分钟便可侵入。最适扩展温度为25℃,在25℃下,潜育期不到1天,在18℃下为2~3天,在11℃下可延长到7天,在30℃潜育期虽短,但产生的孢子囊数量很少,出现期只有1天。危害荔枝果的接种体主要是游动孢子,荔枝结果期间的5月,多连雨天,病原菌的再侵染频繁,可能是荔枝霜疫病在广州地区经常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