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5701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1998年秋季渤海中部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4,24(8)
页码 1643-1655
年份 2004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渤海 群落结构 赤潮
文摘内容 研究了1998年秋季覆盖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及其邻近海域30个测站两遍大面调查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经初步分析, 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类38属84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 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 但甲藻在群落中的比重也很明显, 在个别站位上会成为优势类群。优势物种主要为偏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 excentricus)、梭状角藻(Ceratium fusus)、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diacus)、叉状角藻(Ceratium furca)、佛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中华半管藻(Hemiaulus sinensis)、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粗刺角藻(Ceratium horridum)、掌状冠盖藻(Stephanopyxis palmeriana)和萎软几内亚藻(Guinardia flaccida)。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由主要浮游硅藻的分布所决定, 其高值区分布在渤海湾、渤海中部、莱州湾北部和渤海海峡南部。浮游甲藻在渤海湾北部和莱州湾北部等局部区域形成高值区, 并影响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两遍大面站调查期间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是相对保守的, 渤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和周年的变化主要是物种演替过程。调查期处于浮游植物群落的负增长时期, 其主要原因是物理水文作用的结果。与1982年的历史同期浮游植物群落相比, 角毛藻属衰退, 浮游甲藻、圆筛藻属和浮动弯角藻兴起。但与1992年的历史同期浮游植物群落相比, 群落优势种组成相近。同1982年和1992年同期资料相比, 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平面分布大致相等。渤海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近20a是相对保守的, 影响秋季浮游植物群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物理水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