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9704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吉林省东部山区近50年森林景观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06,28(3)
页码
38-45
年份
2006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生态学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吉林
文摘内容
在RS与GIS的支持下, 综合集成遥感影像(TM、MSS)与地形图在专家知识的参与下重建吉林省东部山区1954、1976和200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 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研究区森林景观时空变化特征, 进一步从森林变化的自然因素、空间区位作用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3个方面分析森林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吉林省东部山区森林变化总体上呈先减少后增加的“V”形趋势.由于1976年前的毁林开荒与1976年后“封山育林”的影响, 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先增加后减少; 研究区以林地一耕地, 林地一草地为主要转换类型,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集中变化区域; 林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坡度较缓、高程较小、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低山或平原区; 林地的变化随距离城乡居民地和道路的距离呈指数衰减.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功能区建设对森林景观的生态保育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林地变化主要包括3个层次的驱动因素,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家林业政策的失误是林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 森林生态保育政策的引导是林地增加的最主要的驱动力; 自然因素、距离城乡居民用地和道路的距离是林地变化空间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