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广东韩江潮州江段鱼类多样性及季节变化



编号 zgly000163031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广东韩江潮州江段鱼类多样性及季节变化

作者 林小植  李冬梅  刘焕章  林鸿生  杨少荣  范汉金  温茹淑 

作者单位 韩山师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  嘉应学院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16年02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931.1 

关键词 韩江  鱼类资源  群落动态  新记录种  聚类分析 

文摘内容 为了解韩江潮州江段鱼类生物多样性及季节变化,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采用定置刺网和地笼网对韩江潮州江段5个样点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共采集鱼类53种,隶属8目19科48属,以鲤形目和鲈形目为主,分别为27种和11种,占总种数的50.9%和20.8%;其中13种为该水域新记录种;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福建小鳔鮈(Microphysogobio fukiensi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和鲮(Cirrhinus molitorella)为全年优势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和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均表现出夏季最高,其后依次是秋季、冬季、春季;Simpson指数(D’)秋季最高,其后是夏季、冬季、春季;Bray-Curtis尾数/种类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在38.23%的水平上将12个月分为2个群聚:I包括夏、秋季节6个月,II包括春、冬季节6个月,这与多样性指数H’、E、D和D’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韩江潮州江段鱼类资源的季节变化显著,水温和流量是影响该江段鱼类资源的主要环境因子。10个主要物种被聚合为两大类群,分别为季节性出现的小型鱼类和常见种。我们认为保护栖息环境、建立适宜的禁渔制度是保护该江段鱼类资源的关键措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